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SpringIOC容器Bean的作用域及生命周期实例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,希望能够有所帮助,祝大家多多进步,早日升职加薪
bean作用域
bean的作用域,其实就是设置创建 bean 的实例是属于单实例,还是多实例。
1. 默认单实例
默认情况下,创建的 bean 是单实例对象。
比如,用之前的代码为例:
在测试方法中,创建了 2 个 Book 类型的实例 book 和 book2,默认情况下应该是单实例,打印出来的地址应该一致。
地址一致。
2. 设置多实例
在配置文件中的 bean 标签里,有一个属性 scope 是用来设置单实例和多实例的。
scope 有多个值:
singleton
:也是默认值,表示单实例对象。
prototype
:表示多实例对象。
request
:每次 http 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bean,仅适用于 WebApplicationContext 环境。
session
:同一个 http session 共享一个 bean,不同的 session 使用不同的 bean,仅适用于 WebApplicationContext 环境。
而最常用的有 2 个:singleton 和 prototype。
现在把上述的示例代码改成多实例的,那么配置文件中增加 scope="prototype":
再次运行测试方法:
可以看到,2个对象地址不同。
此外,singleton 和 prototype 还有 1 个区别需要注意:
scope 值为 singleton :加载 spring 配置文件的时候,就会创建单例对象。
scope 值为 prototype :加载配置文件时候不创建,而是在调用 getBean 方法时候创建多个实例对象。
bean生命周期
bean 的生命周期是指,从对象创建到对象销毁的过程。
过程如下:
- 通过构造器创建 bean 实例(比如,无参数构造)。
- 为 bean 的属性设置值和对其他 bean 的引用(比如,调用set方法)。
- 调用 bean 的初始化方法(需要进行配置初始化的方法)。
- bean 可以使用了(比如,对象被获取到了)。
- 当容器关闭,调用 bean 的销毁的方法(需要进行配置销毁的方法)。
一、生命周期过程示例
新建一个类 Orders,并且在配置文件中写好 bean 标签。然后根据上面的步骤,依次写好打印输出。
注意:
第四步,是在测试方法里调用时候走到的。
初始化方法和销毁方法,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,使用 init-method和destroy-method。
现在添加一个测试函数来执行一下:
注意这里是用的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,因为close()方法在这个类下面。
而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是ApplicationContext的实现类。
ok,执行测试方法 test4():
二、更完整的过程
其实更完整的过程,还有 2 个步骤,这个2个过程叫做 bean 的后置处理器。
分别会在 上述 5 步骤中的第 3 步的前后调用,所以 7 个步骤现在应该是这样的:
- 通过构造器创建 bean 实例(比如,无参数构造)。
- 为 bean 的属性设置值和对其他 bean 的引用(比如,调用set方法)。
- 把 bean 实例传递给后置处理器的一个方法。
- 调用 bean 的初始化方法(需要进行配置初始化的方法)。
- 把 bean 实例传递给后置处理器的另一个方法。
- bean 可以使用了(比如,对象被获取到了)。
- 当容器关闭,调用 bean 的销毁的方法(需要进行配置销毁的方法)。
现在看下添加后置处理器的效果:
1. 创建后置处理器
创建类,实现接口 BeanPostProcessor 来创建后置处理器。
点进去 BeanPostProcessor 会看到有2个方法,这就是后置处理器过程中先后调用到的方法:
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:初始化之前调用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:初始化之后调用
现在手动在类中实现这2个方法:
还没结束,现在还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后置处理器:
配置好后,当前配置文件里的所有 bean 都会走这个后置处理器。
执行测试函数:
这个就是完整的生命周期。
以上就是SpringIOC容器Bean的作用域及生命周期实例的详细内容,更多关于SpringIOC Bean作用域生命周期的资料请关注编程学习网其它相关文章!